南方澳大橋斷裂之後,引發橋梁安全關註,而國家地震研究中心指出,現在有不少縣市所設計的景觀導向簽名橋,都屬於特殊橋,因為設計來調整建材,比方說會使用鋼纜吊高,很難適用於目前的橋樑檢測規範,因此國研院已經開始研擬特殊橋的檢測規範。

位於蘇花改的白米景觀橋,跨越蘇澳溪,是國內首座波形鋼腹板雙塔脊背橋,近年來各地新建橋梁,兼顧交通功能與景觀意象,為了成為地標,也常使用鋼纜吊高,但現行交通部的橋梁檢測規範並未包含鋼纜,形成特殊橋的後續維護管理缺口。

台灣情趣用品24H購物中心,台灣專業離婚證人服務,包裝隱密情趣購物,2021新款性感情趣睡衣專賣,北部地區台北離婚證人服務,台北情趣用品店日本進口成人用品店面,專人服務桃園離婚證人24H電話服務,網路社群情趣商品強力推薦,2020最新款式性感睡衣專賣店。



國研院國震中心橋梁組組長歐昱辰表示,「因為鋼纜一般是屬於特殊橋才會有的這個原件,所以這部分是沒有含括在這個既有的橋檢規範。未來的話,我們國震中心也會針對這邊去做一些檢討,看怎麼樣能夠把鋼纜放到我們橋檢規範裡面。」

國震中心表示,為了避免「重設計輕維護」,已經著手研擬對特殊橋檢的規範,包含非侵入式的鋼纜檢測,而其實國研院在102年就建置了光纖監測橋梁系統,可以在佈設光纖檢測橋面是否沉陷,震動量測器也可以偵測到鋼纜的狀況,但24小時連線的系統五年費用約2000 萬元,目前全臺只有十座橋梁使用這個系統。

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表示,「這次壞掉並不是鋼纜先斷掉,主結構鋼索連結的點脫開了,所以即使是監測系統也監測不出來,這個部分一定要人要目視檢測,要用儀器去探測。」

土木技師認為,監測系統對於有明顯問題的橋樑較為適用,橋梁的維護,還是要落實定期檢測,以南方澳斷橋為例,過去明顯未落實定檢,導致疏忽保養,呼籲政府未來一定要重視與落實橋樑檢修維護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4salvi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